水产养殖为什么会要用氯化钙
水产动物适宜的pH值为中性偏弱碱性(即pH 7.0~8.5),当pH值异常变得过高(也就是当pH≥9.5)时,会导致养殖动物生长速率减慢、饵料系数及发病率升高等不良反应。因此,降低pH值是池塘水质调控的重要技术措施。
水产养殖用氯化钙的作用
1.氯化钙可以通过钙离子沉淀氢氧根离子,同时形成的胶体可絮凝沉淀一些浮游植物,减缓藻类消耗二氧化碳量,进而降低pH值。
2.并且可以进一步影响水体中各类微生物或藻类的活性,从而延长效果持续时间。
3.氯化钙在水产养殖中还起到,提高水体硬度的作用。
4.向水体中补钙,供螃蟹、虾类吸收钙分子,加快甲壳的硬化过程。
包装:
内塑外编
白色或黑色英文中性包装
25kg/袋&吨袋
储存注意:
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包装密封,防止受潮。与潮解性物品分开堆放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
水产养殖为什么要补钙?
1.维护藻类生长平衡需要钙
放苗前肥水,如水中(尤其是淡水养虾)缺钙、镁、磷等元素,则藻类难以生长繁殖,导致肥水困难或池水容易落清
2、维护水体稳定,增强缓冲性能需要钙
养殖生产用水要求有一定的硬度,养殖用水钙、镁含量高,除了可以稳定水质和底质的pH值,增强水的缓冲能力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的毒性,并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,加快有机物的分解矿化,从而加速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再生。
3、虾蟹的生长离不开钙
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生长要通过不断的蜕壳和硬壳来完成,因此需要从水体和饲料中吸收大量的钙来满足生长需要,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又常使水体中矿物质盐的含量严重不足。而钙、磷吸收不足又会导致虾蟹的甲壳不能正常硬化,形成软壳病或者脱壳不遂,生长速度减慢,严重影响虾、蟹的正常生长。
4、防病抗病,增强抗应激能力需要“补钙”
补钙固壳,可以增强抗应激能力,是加固防御病毒入体影响健康养殖的“防火墙”!
沉淀碳酸钙工艺介绍:
制造颜料的时候,需要利用天然碳酸钙为原料,煅烧制成氧化钙(石灰),然后水解得到氢氧化钙。在此工艺中有需要有效去除大颗粒杂质,以及没有没分解成石灰的石灰石。其中氯化钙沉淀杂质的效果较为显著
用氯化钙跟纯碱生产沉淀得到的碳酸钙有哪些优点?
将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可得到的碳酸钙非常的细,并且填料的颜色纯度高,颗粒的粒径分布相似。但是,需要仔细洗去所有氯化钠组分。氯化钙方法得到的碳酸钙具有方解石晶型结构,颗粒大小通常为8-10μm,范围是在0.03-0.05μm。